凝心聚力 共谋山城振兴
部分市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摘录(本溪日报2018 01 29)
严严冬日,再迎盛会;本溪大地,热潮涌动。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肩负着本溪人民的重托,承载着山城百姓的期盼,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积极为推动美丽健康幸福新本溪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代表王继伟建议,要进一步依托本钢优势,加强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组织企业研究钢铁产业下游市场,加速产品开发和技术提升,通过产品合作等方式,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代表朱桂兰建议,在支持服务本钢发展的同时,定期与本钢召开联席办公会议,协调本钢优先采购本地产品,促进地方企业加强对本钢的配套服务。代表曹爱民说,本钢占本溪经济比重大,希望本钢跟市属地方企业在矿山、冶炼、生产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抓住国家去产能的有利时机,促进本钢进一步发展。代表李涛建议,针对我市钢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本钢应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型升级;部分原料应当地采购,节约采购成本,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提高钢材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代表宋少江说,政府、企业、大学合作的平台非常重要,建议市政府应着力打造一个药都命运共同体,政府要为企业和高校在住房、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代表张剑侠建议,要对药都过去十年发展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梳理,继续整合药都发展中的资源,加快药都企业释放产能,提升药都的经济规模。代表杜会军说,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机制、大数据、政策三个方面,前两方面企业自己可以解决,而政策需要政府来解决,营商环境不单是提升效率放管服,更应该从制约医药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入手,积极推动解决,这样才能吸引企业。代表陈保东建议,应将高新区纳入升级版的本溪未来发展规划中,加大对高新区的财政投入;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要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要打造高新区优美的生态环境,搞好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要鼓励在校师生创新创业,为本溪未来发展储备力量。
代表赵刚建议,要利用好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丰富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一是加强红色旅游的科学规划,宏观调控,整合资源,协调指导。将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工程、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推进红色旅游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二是对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加强策划,选取唯一性和排他性来升华红色旅游;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博、网上纪念馆等形式,建立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四是加大对红色旅游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代表宗宁昆说,当前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跟南方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理念,思维不解放考虑问题就受局限,旅游产业运行和发展机制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存在同质化、碎片化问题。宣传推介缺乏整体的策划,没有形成系列和品牌。旅游业六大要素中“购”是一个短板,旅游商品市场应该与本溪旅游产业发展同步思考,根据不同层面消费群体的需求,对旅游产品、农产品进行包装,既把本地的资源利用起来,又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代表王迎春建议,要大力发展本溪的大健康产业,应考虑将“健康本溪”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化,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多招一些大健康产业项目;应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医保政策、养老政策应有机结合,引入社会资本,市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出台具体举措,明确发展目标。
代表苏元顺建议,应关注市民的文化需求,更加重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本溪自己的书店和艺术馆等;以市中心医院、本钢总院、中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应吸纳民营医院参与,方便群众就医看病;我市应建立与全国异地跨省医保农合直接报销制度,尽快取消两县农民在市内就医需开转诊证明手续,更好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代表宋开会建议,千金岭垃圾排放场存在渗漏问题,要加大投入,加快综合整治步伐;全市各区拆除违建标准不一,易于引发群众误解,应出台统一的标准并向群众公布。城区整治反弹现象严重,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我市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食品和农产品检测力量薄弱,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应适当向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检测队伍建设方面倾斜。(任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