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区人大】视察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情况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近期,明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形成成联合调研组,围绕“统筹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视察活动。调研组通过电话访谈,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认为几年来,区政府坚持以服务民生为主线,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行基础教育均等化工作,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力度,逐年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教育投入加大,教育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增强,基础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规划。几年来,区政府始终把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争创省基础教育强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绩考核目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检查,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 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整合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区政府根据我市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及学校生源变化的实际,结合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安全改造以及重点工作建设,统筹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全区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力度,实现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区教育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几年来,区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舍得花钱办教育,逐年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按照统一标准,重点倾斜的原则,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将全区现有11所中小学操场全部改建成塑胶操场,极大地改善了校容校貌。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校际交流。 坚持师资配备均衡办法,通过“特岗计划”和全市公开招考等方式,择优录用新教师补充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缓解了薄弱学校专业教师短缺的矛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城乡学校及城区薄弱学校定期交流制度,严格控制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外流,引导和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狠抓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化,以高端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为载体,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区政府通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教师交流、教师培训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农村教育问题依然严峻,城区教育问题不容乐观,专业教师缺失,专业教师中转岗教学现象严重,部分学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所在。为进一步“统筹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视察组提出建议意见: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要积极推进“科教兴区和教育强区”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发挥教育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统筹学校建设,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完善“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以区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强化各级责任,实现规模办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格依法治教,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合理调控教师,确保城乡师资基本均衡。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让弱势群体共享教育发展成果。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惠民政策”。要不断完善教育资助体系,扩大惠及范围,保障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李德伟)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