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区人大】努力创新代表工作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溪湖区人大常委会 溪湖区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新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事代表工作,将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一、完善机制,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人大代表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促进市、区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我们从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全面加强人大代表管理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人大代表工作。按照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把加强代表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溪湖区人大常委会对市、区人大代表管理(暂行)办法》、《溪湖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人大代表联系办法》等5项制度,加强对代表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代表履职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促进了代表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使代表作用的发挥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2、坚持开展活动,进一步促进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督促各代表团活动有序开展,区人大实行了年初听取各代表团年度活动计划和半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促进代表团活动有效开展。一是落实活动计划。根据《代表法》的要求,年初每个代表团都制定了活动计划,包括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定活动场所,坚持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活动。二是落实活动内容。每次活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活动前通知每名代表,为参加活动做好准备,保证了活动实效性。三是落实活动效果。代表团在组织代表视察、检查、调查活动中,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向“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谏言献策,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四是活动有记录。每次活动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缺席人员、讨论的情况、提出的建议等,都一一记录在案,为“评先创优”提供依据。去年市、区各代表小组和代表团共组织代表活动55次,通过开展代表活动,一些涉及事关经济发展、棚户区改造、民生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四是加强培训。为提高市、区代表综合素质,增强代表的履职能力,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培训工作列为今年重要内容来抓,分为6期,分别由市、区人大围绕《代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当选的市、区140多名人大代表进行培训。 二、创新工作,努力为代表履职和联系选民搭建平台 为改变街道没有人大工作机构,人大工作比较薄弱,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不明显,与选民联系不紧密的状况,我们通过到外省市考察学习,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等11个单位创建了以街道人大工作室为主体、社区(村)人大工作联络站为补充的基层人大工作网络的试点工作,进一步延伸了人大的代表工作。 1、创建人大工作室,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一是在区人大机关建立了代表活动室,进一步丰富代表活动,让代表有了“家”的温馨。二是创建了基层人大工作网络。为改变基层没有人大工作机构,代表履职无固定场所的问题,我们通过到成都市锦江区的考察学习,在我区开展了以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室为主体、社区(村)人大工作联络站为补充的基层人大工作网络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勤俭节约和有利于工作的原则,不要求统一模式,不要求新建专门场所,坚持兼用和适用相结合,同时为减轻基层财政负担,通过区人大领导的工作,为每个乡镇、街道分别争取了5000元的专项建设资金。目前,我区已有11个基层单位建立了人大工作室和人大工作联络站,基层人大工作网络已初步形成。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全面规范人大工作室工作。各代表团通过到外地学到的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做了标准公示板,将制定开展活动的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联系选民、代表述职、请假等项制度上墙,实行了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标准化管理,并将市、区人大代表照片也全部公开上墙,加强和接受选民对代表的联系和监督。 2、认真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琐事。为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我们在人大工作室开通了“民情直通车”,为每名人大代表印制了代表联系卡,将代表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印制在联系卡上,发放到代表所在的选区,方便选民与代表的联系。并坚持每月一次组织代表轮流开展接待联系选民活动。接待选民前,各街道人大工作室将接待选民的代表姓名、职务、接待时间、接待地点、工作人员、联系电话等情况,以书面通知、张贴公告等形式向所在选区选民或通过社区向选区选民提前一周予以公布。并建立健全了接待活动的档案管理制度,有《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登记簿》、《选民建议登记簿》、《建议转办登记簿》等簿册,进一步规范了代表接待日工作。从去年7月开始先后在河沿社区、站前社区、三会场村、幸福社区和彩北新村等11个人大工作室,开展了区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的试点工作,共有40多名代表接待选民500多人次,代表在认真听取选民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好记录,经过代表和人大工作室归纳、整理后,选民所反映的涉及城市建设、小区建设等60余件建议和意见。如站前社区代表在接待选民中,有一位老人反映溪湖南路4、5号楼室内没有厕所,每到上厕所时,还要花2角钱到农贸大厅上厕所,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选民建议在溪湖文化广场附近修建一处公厕。在接待日结束后,代表将选民的意见反映到区人大,区人大要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和解决,目前已在溪湖火车站旁修建了一座标准的公厕,解决群众上厕所难的问题。彩新社区选民反映居住在山坡上的居民吃水困难的问题,经过代表多方努力,解决了百姓吃水难的问题。通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进一步调动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代表的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代表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既保证了代表及时知民情晓民意,又为政府化解了一些矛盾,减少了群众上访或集访,促进了地区社会稳定。 三、开展述职,自觉接受选民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代表向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的自觉性,树立“人民选我为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我们首次开展了区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评议活动,在参照外地的做法基础上,我们有步骤地开展了这项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我们在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溪湖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十六届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印发各代表团进行学习,使人大代表明确述职活动的指导思想、时间安排、述职内容和方法步骤等。二是做出具体安排。为便于活动的开展,要求各代表团制定详细代表述职日程安排表,对每个代表述职的具体时间、选区、应推荐选民代表数等都做出详细安排,书面通知述职代表及所在单位,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及早准备。三是深入动员,切实增强人大代表述职的自觉性。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代表团召开了辖区内的全体代表会议,就开展代表述职活动与人大代表进行了广泛动员,让他们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按计划做好有关准备,参加大会述职的届时到原选区参加述职,对不参加大会述职的也要撰写好述职报告,力求实现代表述职活动的全面性。四是严格把关。代表述职报告写好后,由人大工作室统一审阅把关。首先,述职报告必须突出记述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围绕区人大常委会活动方案提出的6项内容,避免将代表述职报告写成年终工作总结的述职报告。其次,要因人而宜,突出重点,避免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力争体现出每位代表的不同特点。五是好中选优,为人大代表述职示范引路。典型引路,是开展代表述职活动的重要方法。为使代表们学有榜样,为全区开展代表述职活动作出示范,我们非常重视试点选区的确定。各党(工)委和人大工作室进行了反复研究,对每位代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筛选,好中选优,最后确定18名代表,分别在所在的18个选区进行了试点工作。六是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为强化代表履职为民意识,加强人民群众对代表的监督,采取书面述职和向选民口头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代表述职评议工作。为防止代表向选民述职流于形式,我们要求在代表述职后选民要当场对述职代表进行民主测评,测评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在去年的测评中,述职的18名代表通过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满意率达到98%。通过尝试,我们感到代表述职的效果很好,它真正让代表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督促代表去认真履行职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编辑:白武新 |